传播视点
[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——本栏目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]
01情理交融讲好中国故事
——《中国正在说》的传播力与公信力
04从“说书”到“推送”:传播中“倾向”与“真实”的伦理探讨
06让时政报道承载更强声音
08党媒微信公众号标题的撰写策略
——以人民日报为例
11“爆款”短视频激发传统媒体矩阵“乘数效应”之研究
——以福建体育频道抖音号为例
14偶像符号:拟像社会中偶像养成系粉丝群体的情感消费分析
19全球数据新闻奖作品地图可视化研究(2014-2018)
25异化与回归的争议
——数字产消者劳动的解读
30移动互联网时代影像生产的后现代转向
33浅谈新媒介影响下传播形式对社会心理的影响
——以电视剧《余罪》为例
[马克思主义新闻观]
36新媒体时代慢新闻的坚守之道
——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
[传播理论研究]
39卢曼的后人文主义式媒介系统论
[县级融媒体研究]
42新媒体时代提升中国主流媒体“四力”的对策分析
——以“中央厨房”为切入点
45县级融媒体,应当做好网络生态的重要“园丁”
[海峡传播——本栏目与海峡电视台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办]
48民俗文化在对台传播中的实践探析
——以东南广播节目为例
特别策划
[为大时代留影:建国七十周年华莱坞电影研究——本栏目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合办]
51传播游戏理论对国产动漫电影推广的启示
——以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为例
54《山海经》神怪形象在动画中的再创作
特别推荐
[跨文化传播]
57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: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
61越剧的跨文化传播翻译研究
——以浙江省部分剧团网站为例
64地方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
——以厦门广电集团东南亚新闻实践为例
67浅析对外传播中民生叙事题材的艺术表达
——以上海外语频道播出的中外节目为例
70 NHK国际时事类纪录片《DOCUMENTARY WAVE》选择性涉华报道中的中国形象
73“他者”视域下的中国形象建构
——基于《联合早报》网站专题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”的分析
[文化传播]
76模因在青年网络流行文化中的作用模式研究
——以“官宣”体为例
81新媒介环境下民间故事传承与传播途径探索
[产业研究]
85新媒体技术演化视域下新兴影视传播产业的嬗变与思考
[传媒与社会]
88论电视媒介与社会治理的隐性关系
——以北京卫视《向前一步》为例
91光明还是幻影:微信聊天中人机符号交流探析
——以微软小冰为例
96“网络情绪性事件”中集体记忆的表达与激发
——以巴黎圣母院大火为例
100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失范与对策研究
[受众研究]
102后身体时代的私房约拍:女性意识表达的突破与局限
105高职听障生新媒体阅读现状调查研究
——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
传媒研究
[新媒介研究]
108社交媒体传播隐私管理的理论研究述评
112论网络直播发展的困局与趋势
115拟剧理论视域下抖音角色表演的理想形象分析
[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研究]
117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方言节目的突破
——以福州台方言品牌节目《攀讲》运作为例
120融媒体环境下地方台文化节目创新发展探究
122浅析央视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地方台的借鉴
传播视域
[品牌营销]
124汽车微电影广告《跟踪》的叙事策略探析
127营销4.0时代纪录片的品牌化运营
——以《风味人间》为例
130招贴媒介概述及其传播生态
[传播教育]
13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融媒体新闻实践教学模式初探
[传媒人物]
137胡文虎报业活动的若干问题探析
实务探索
[新闻采编]
141试论媒体报道中坚持党性原则的基本思路
[传播技术]
144天线场区搬迁改造方案设计与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