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视点
[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——本栏目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]
——基于《人民日报》与《深圳特区报》的比较分析
05视觉话语理论下人民日报移动短视频《诉求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及传播策略建议
10从“茧房”到“蛛网”:智能化传播中的场景连接
13媒体竞争格局下,专业类杂志如何走出困境
——以《中国纪检监察》杂志为例
16“四力”皆勤 方出精品
18广播+车联网
——对未来车载广播新业态的预判
18重大主题报道的短视频应用探析
——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报道实践为例
19上瘾与警惕:抖音的沉迷机制和用户的理想回归
21“分享经济”思维与国外华文媒体的转型实践
——以意大利“华人头条”为例
26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策略研究
——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回归与重构
29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新闻传播的策略
31重写时间:媒介实践与日常时间感知的互嵌
——以987广播早晚高峰段节目为例
33主流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力的实证分析
——基于新华网“政经事”的全文本研究
[县级融媒体研究]
39县级台媒体融合创新路径的探索研究
41区县融媒体中心客户端的内容提升与优化
——以朝阳区融媒体中心客户端“北京朝阳”为例
[海峡传播——本栏目与海峡电视台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办]
44集体无意识视角下两岸非遗文化的场景化传播
47客家文化对台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变策略
——以福建闽西客家文化对台交流为例
特别策划
[为大时代留影:建国七十周年华莱坞电影研究——本栏目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合办]
50新世界主义视阈下“华莱坞”女性形象建构及文化认同
54张艺谋电影海外传播与接受
——以电影《长城》海外评论为例
58《网络谜踪》:互联网语境下桌面电影叙事手法的创新
61从《红海行动》看国产影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创新
特别推荐
[跨文化传播]
64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新闻英汉编译中的叙事建构
[文化传播]
66国际传播的中国愿景与路径
评吴飞教授专著《国际传播的理论、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》
68同归殊途:彼得斯与庄子对“交流失败”原因的比较研究
74口述历史的核心问题
——以唐德刚 《张学良口述历史》为例
77新媒体背景下戏曲传播“可沟通性”之路径研究
[产业研究]
83立足版面求稳定 跳出版面谋发展
——浅析《漳州广播电视报》如何拓展创收模式
[传媒与社会]
86网络传播“再中心化”探究
89手机网络游戏玩家的身份认同
——以《王者荣耀》为例
93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与沟通机制研究
96青春偶像剧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
[受众研究]
100网络媒介素养对90后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影响
103微博上粉丝脱粉回踩偶像现象的心理学思考
——以“陈学冬被脱粉回踩事件”为例
107新媒体条件下粉丝参与电影生产的机制研究
——以电影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为例
113新媒体语境下粉丝形象的污名化探析
[比较传播]
117费孝通乡土理论的变与不变:当今中国下沉市场关系营销的特性与规律
传媒研究
[新媒介研究]
12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新媒体研究领域中的文献综述
125从快手APP看小镇青年的精神文化诉求与扩大的数字鸿沟
129抖音短视频平台对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价值与策略
[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研究]
131南派纪录片的乡愁叙事研究
134国产文化纪录片的创新模式探索
——以腾讯视频《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》为例
138论美食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的叙事风格
141试论电视文艺创作的人民性本质
——从泉州广播电视台“到人民中去”送文艺下基层演艺活动说起
143浅析我国垂直深耕类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发展
传播视域
[品牌营销]
146不同社会阶层的自我解释和参照群体对品牌认同的影响
[教育传播]
150多屏互动对分模式在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设计构想
153关于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探讨
实务探索
[新闻采编]
158基层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路径